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历史启示/崔建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9 19:09:37   浏览:910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历史启示

崔建国


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以及与此紧密相连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艰苦曲折的过程。在近百年来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苏中两个社会主义大国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到共产党自身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若干执政规律。
一. 诚心诚意为广大人民大众谋利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成功执政的根本保证。
苏东国家执政党丧权亡党的根本问题还是执政的共产党长期脱离了群众。
第一, 背离广大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把一些激进的、“左”的措施,少数人自认为是代表人民意志的措施强加给社会,强加给人民群众,对不同意见者、抵制者则当成社会主义的敌人加以批判、清洗和镇压,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给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留下硬伤。
第二, 共产党执政之后,权力在握了,不谦虚谨慎了,甚至滥用权力压制不同意见了,人家怕你了,言不由衷了。
第三, 由于民主选举制度、罢免制度、监督制度的不建全和薄弱,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和限制,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甚至形成谋取特权和私利、高踞老百姓头上的官僚特权阶层。在苏联社会中造成一对非常突出的矛盾——“官民矛盾”当执政者无力解决或用错误的方法解决这一矛盾,或矛盾为其他政治势力所利用时,就会出现给共产党执政地位带来颠覆性的危险和社会动乱。
是否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始终关系党的政权的全局,关系国家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全局。邓小平同志说得十分精辟。他说我们党做什么事情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这是以沉重的代价换来的真理。江泽民同志提出,“决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确实有显著变化。这是我们20多年来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摆正社会主义建设中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党的先进性。
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确实面临着被推翻的阶级企图复辟、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局面,巩固政权的任务是迫切的。即使在和平建设时期,政治对于经济建设也有其反作用。所以政治任务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是十分艰巨。
历史的教训、以往的偏差和错误不在于重视政治的作用,而在于夸大他的作用。一是政治被看成是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被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二是把政治任务集中到巩固权力问题上,因而背离了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方向。
即使是明确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还需要有一系列其他条件。这些条件是:
第一, 经济体制。前苏联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长期批判市场经济,造成经济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和活力,高投入、高消费、低效益。
第二, 经济建设必须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第三, 要有正确的决策。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因经济决策的失误而对经济建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结果是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带来灾难。问题就出在民主和科学的决策机制。
第四, 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执政党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真正保持其先进性,为此就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主义、两种制度的关系,既不能把二者截然对立起来,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二者之间的斗争,警惕西方的西化和分化的图谋。
在不发达国家搞社会主义,如何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大问题。列宁当年头脑十分清醒。他认定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和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就等于苏维埃政权加西方文明成果。
但在很长的时间里,执政的共产党中看到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只看到社会主义时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却忽视前者又是后者的“后继者”。认为凡西方的东西就是姓“资”,凡姓“资”的就是腐朽没落的文化。这就把许多属于人类共同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当成资产阶级的专利加以抛弃。
我们党在新时期不断吸取两方面的教训,既坚持改革开放、吸取西方优秀文明成果不动摇,又对西方有的国家“西化”和分化的企图保持惊觉,使我们党在复杂的国内外斗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掌握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三者关系,是新时期关系共产党执政成败的最重要的领导艺术。
前苏联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旧体制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矛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才能有真正的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的稳定是改革顺利进行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稳定,改革可能翻车,发展无法实现;而发展则是改革顺利推进和社会稳定的最重要基础,也是目标。离开发展,稳定就没有了基础,改革就可能因为社会混乱和经济滑坡而陷入泥潭,所以改革、稳定与发展三者密不可分,不能顾此失彼。
近二十年来我们党最成功的领导经验之一,中国改革领导者的领导艺术的最重要体现,就在于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的关系。
五.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才能保持党的战斗力,增强党的省生机和活力。
执政党的成败,首先在于党自身肌体的健康,这就要靠制度建设,特别是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即民主集中制的建设,而重点是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
苏东国家丧权亡党,关键的因素还是党的建设没搞好,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是党内民主不足,甚至遭到破坏和践踏。
我们党改革开放20多年执政成就的取得,正是我党加强党的建设的结果,尤其是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了人民民主的发展。
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才能使执政党永葆青春,从而保证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第一, 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民主的政治气氛。搞个人专权,一言堂,搞文化专制,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方式。不管受教育者听不听,听得进去听不进去,“灌输”就是一切,这就是对理论教育的不负责任,是一种消极怠工的表现。
第三, 加强理论队伍的建设十分必要。只有培养一支把党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不唯上、不唯书,不当跟风派、敢说真话、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的理论队伍,党的理论创新才有希望。
以上是我通过在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深刻体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历史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于违反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处罚规定(附英文)

海关总署 对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于违反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处罚规定(附英文)

1989年1月25日,海关总署、对外经贸部

第一条 为了严肃处理违反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的案件,保证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货物许可证管理制度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伪造进、出口货物许可证,企图蒙混进口或出口货物的,没收货物,并处货物等值以下、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条 伪报进出口货物品名、规格等,借以逃避进口许可证管理的,没收货物,并处货物等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的罚款;借以逃避出口许可证管理的,没收货物,或责令退运,不准出口,并处货物等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的罚款。
将一般贸易项下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伪报为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或以其他名义进口,借以逃避进口许可证管理的,没收货物,并处货物等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的罚款。
进口少报多进,出口少报多出许可证管理商品的,除没收多进或多出的货物(有溢短装规定的除外),并处有关货物等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的罚款。
在非许可证管理商品中混藏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没收许可证管理商品,并处有关货物等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的罚款。
第四条 涂改进口许可证品名、规格、数量、有效期等内容的,没收货物,并处货物等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的罚款;涂改出口许可证品名、规格、数量、有效期等内容的,没收货物,并处货物等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的罚款。
对非法冒用进出口许可证的,其进出口货物按前款规定处理。
第五条 申报进口属于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不能提交有关许可证的,没收货物或责令退运,如按海关规定期限补交进口许可证的,处货物等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百分之五以上的罚款;申报出口属于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不能提交有关许可证的,没收货物或责令退运。
第六条 经海关同意具保放行,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补交许可证,如属于无证进出口,骗取海关具保放行的,处没收货物或追缴货物等值价款,如属超期交验的,处货物等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百分之五以上的罚款。
第七条 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合同项下进口的料、件和加工的成品、半成品,经主管部门批准转内销处理的,应视为一般进口货物,其中属于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应按规定补领进口许可证。不能补交进口许可证的,处货物等值以下,百分之十以上的罚款;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内销的,没收货物或追缴内销货物的等值价款,可以并处有关货物等值以下、百分之三十以上罚款,或者应缴税款三倍以下、一倍以上的罚款。 前款所涉及的料、件、成品、半成品,属于国家限制进口的机电产品的,按第八条规定处理。
第八条 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合同项下进口的国家限制进口的机电产品料、件和加工的成品、半成品,转为内销处理的,应视为一般进口货物,按规定补领进口许可证,不能补交进口许可证的,没收货物或追缴内销货物的等值价款,可以并处有关货物等值以下、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罚款或者应缴税款三倍以下、一倍以上的罚款。
第九条 故意采取分签合同、分口岸或分批进口的方式,逃避许可证管理,证据确凿的,视情节分别按走私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论处。
以维修为名进口汽车、家用电器等国家限制进口商品的零配件,直接组装整车、整机证据确凿的,按前款规定处理。
第十条 对违反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进口高档消费品或国家限制进口的机电产品,出口国家紧缺物资的,从重处罚。
第十一条 对各级经贸管理部门违反规定的授权范围或不按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规定签发的许可证,海关有权不予受理,有关货物不准进口或出口。
第十二条 对违反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其他行为,由海关按本规定的原则和其他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所列行为构成走私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一九八九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PROVISIONS FOR THE PUNISHMENT OF OFFENSES AGAINST THE IMPORT ANDEXPORT LICENCE CONTROL SYSTEM

(Promulgated on January 25, 1989)

Whole Doc.
Article 1
The Provisions ar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stom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Interim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Licence Control System for Import Goods, and the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Penalty under the Custom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a view to dealing seriously
with offenses against the import and export licence control system and
ensuring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ystem.
Article 2
Any attempt to smuggle in or out goods through the forgery of import
or export licences shall be punished by confiscating the goods and a fine
equivalent to 30 percent or more of, but not more tha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serious cases shall be dealt with by cour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iminal law.
Article 3
Misreporting the names, specifications, etc. of import and export
goods in order to evade import licence control shall be punished by
confiscating the goods and a fine equivalent to at least 10 percent but no
more than 30 percent of the value of the goods; if the misreporting is
designed to evade export licence control, the goods shall be confiscated,
ordered to be returned or banned from export in addition to the aforesaid
fine.
Evading import licence control by misreporting goods under such
control as client-supplied or other materials being imported for
fulfilment of processing orders or in other names shall be punished by
confiscating the goods and a fine equivalent to at least 10 percent but no
more than 30 percent of the value of the goods.
Importing or exporting more licence-controlled goods than the amount
reported shall be punished by confiscating the goods in excess of the
reported amount (except those for which there are overflow or shortfall
provisions), together with a fine equivalent to at least 10 percent but no
more than 30 percent of the value of the said goods.
Concealing licence-controlled goods among goods not subject to
licence control shall be punished by confiscating the licence-controlled
goods and a fine equivalent to at least 10 percent but no more than 30
percent of the value of those goods.
Article 4
Altering the content, such as names, specifications, amounts or
periods of validity, of an import or export licence shall be punished by
confiscating the goods and a fine equivalent to at least 10 percent but no
more than 30 percent of the value of the goods.
In cases of illegally using the import or export licences issued to
others, the goods being imported or exported shall be dealt wit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preceding clauses.
Article 5
In case of failure to produce the relevant licence in declaring
licence-controlled import goods, the goods shall be confiscated or ordered
to be shipped back, or, if the import licence is later submitted within
the time-limit set by Customs, a fine shall be imposed at an amount
equivalent to at least 5 percent but no more than 30 percent of the value
of the goods; in case of failure to produce the relevant licence in
declaring licence-controlled export goods, the goods shall be confiscated
or ordered to be shipped back.
Article 6
In case the goods are cleared by Customs through the signing of a
guaranty, but no licence is produced within the prescribed time-limit, the
goods shall be confiscated or an amount equivalent to the value of the
goods shall be paid as penalty, if the case proves to be a fraud because
there is no licence at all; or a fine equivalent to at least 5 percent but
no more than 30 percent of the value of the goods shall be imposed, if the
case proves to be one of delay and the licence is finally produced.
Article 7
When client-supplied and other materials and parts imported for
fulfilment of processing orders and the finished and semi-finished goods
produced therefrom are sold on the domestic market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they shall be regarded as ordinary imports and,
for those subject to licence control, import licences shall be submitted
retroactiv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In case of
failure to produce the import licences, a fine equivalent to at least 10
percent of but no more tha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shall be imposed; in
case the sales are not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the goods
shall be confiscated or an amount equivalent to the value of the goods
sold on the domestic market shall be paid as penalty, and a fine may be
imposed at the same time, which shall be equivalent to at least 30 percent
of but no more tha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or equivalent to at least 2
times but no more than 4 times the amount of the tax that should be paid.
If the aforesaid materials, parts, finished goods and semi-finished
goods are in the category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whose
import is restricted by the State, they shall be dealt wit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8.
Article 8
When client-supplied and other materials and parts imported for
fulfilment of processing orders and the finished and semi-finished goods
produced therefrom, which are in the category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whose import is restricted by the State, are sold on the
domestic market, they shall be regarded as ordinary imports and import
licences shall be submitted retroactiv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In case of failure to produce the import licences, the goods
shall be confiscated or an amount equivalent to the value of the goods
sold on the domestic market shall be paid as penalty, and a fine may be
imposed at the same time, which shall be equivalent to at least 30 percent
of but no more tha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or equivalent to at least 2
times but no more than 4 times the amount of the tax that should be paid.
Article 9
Anyone who has been proved conclusively as having evaded licence
control by deliberately signing separate contracts or by importing goods
from different ports or in different instalments shall be penalized on the
merit of each case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for the punishment of
smuggling or offenses against Customs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Anyone who has been proved conclusively to have imported parts and
components allegedl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motor vehicles or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whose import is restricted by the State, and in fact
have used them to assemble complete motor vehicles or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shall be dealt wit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Article 10
Anyone who has imported high-grade consumer goods or machinery 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whose import is restricted by the State, or has
exported materials in short supply in the country, in violation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licence control system shall be punished severely.
Article 11
In case any licences are signed by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 departments at various levels that have exceeded their prescribed
terms of reference or are inconformable to the import and export licence
control system, the Customs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reject these licences
and forbid the import or export of the goods concerned.
Article 12
Other offenses against the import and export licence control system
shall be dealt with by the Custo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se Provisions and other pertinent provisions.
Article 13
If any of the offenses listed in these Provisions constitutes a crime
of smuggling, the case sha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judicial department
where the parties concerned shall be tried according to law.
Article 14
These Provisions shall come into effect on February 1, 1989.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苏政办发〔2004〕80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2004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二○○四年八月二十日


  

  2004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工作方案

  由省政府主办、省外经贸厅和南京市政府共同承办的“2004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以下简称“金秋洽谈会”)于2004年9月19日–21日在南京举行。为贯彻落实省政府领导关于金秋洽谈会要“一年比一年办得更好”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筹备、组织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江苏经济国际化进程为目标,以“扩大双向投资与贸易合作”为主题,通过举办庆祝纪念、商品展示、经贸洽谈、投资推介、专家论坛等系列活动,加强与海内外客商的交流和联系,大力推进我省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交流合作。
  二、活动时间、地点
  主要活动定于9月19日–9月21日举行,主会场设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其他活动由各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三、主要内容
  (一)开幕式及招待酒会
  开幕式于9月19日上午9:00在南京国展中心二楼A厅举行。招待酒会于9月19日晚18:00在金陵饭店二楼钟山厅举行。
  (二)江苏开发区建设20年成就展
  在南京国展中心二楼A厅设中心展区,举办“江苏开发区建设20年成就展”。以“开放、科学、集约、协调”为主题,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平地展示全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20年发展历程,突出体现全省开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就,展示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
  (三)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专场活动及南京金秋博览会
  在中心展区展览之后,由南京市设立招商引资洽谈区,组织南京市有关区县、开发区、产业集团以及服务业、城市建设、科教、商贸旅游等方面的企业和单位开展投资促进洽谈活动。同时举办台商专场投资洽谈暨联谊活动。南京市在二楼展区的其他部分及一楼展厅,尝试市场化运作举办“金秋博览会”,作为金洽会的配套展览。
  (四)系列双向投资与贸易促进活动
  在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期间,邀请与我省经贸往来密切、具有良好合作前景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投资中介组织的专业人士参加金秋洽谈会,进行投资推介活动,并与我省相关部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举行研讨和洽谈,推动我省企业与相关国家或地区开展双向投资与贸易。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南美日”专场活动。邀请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驻沪总领馆的商务参赞及经济组织、专业人士联合组成代表团,来我省介绍其本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投资环境、对外合作情况,引导江苏企业前往开展投资与贸易活动。举办时间:9月19日上午9:30–12:30。地点:南京国展中心三楼多功能厅。
  2、马来西亚经贸洽谈专场活动。由省外经贸厅和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政府共同组织。马六甲州城建部长率领20多家贸易企业来我省进行对口贸易洽谈。举办时间:9月19日下午14:00–17:00。地点:南京国展中心三楼多功能厅。
  3、香港投资合作环境介绍专场活动。由省外经贸厅与香港投资推广署共同组织。介绍香港投资环境、政策法规,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的成功经验,促使更多的江苏企业到香港投资合作。举办时间:9月19日下午14:00–17:00。地点:南京国展中心三楼多功能厅。
  4、俄罗斯莫斯科州专场活动。邀请莫斯科州州长率团来江苏举办莫斯科州及中俄商贸城推介活动,推动江苏企业到莫斯科州开展投资与贸易合作。举办时间:9月20日下午14:00–17:00。地点:南京国展中心三楼多功能厅。
  5、欧盟与法国情况介绍会及江苏—爱沙尼亚贸易合作洽谈活动。邀请欧盟及法国阿尔贝斯大区经济主管部门来南京举行专场活动,邀请爱沙尼亚共和国商会组织进出口企业与我省企业进行贸易洽谈。举办时间:9月21日上午9:00–12:00。地点:南京国展中心三楼多功能厅。
  6、意大利企业家代表团专场洽谈活动。邀请意大利伦巴第大区贸易及投资代表团访问江苏,与江苏企业进行对口合作洽谈。举办时间:9月22日上午9:00–12:00。地点:南京国展中心三楼多功能厅。
  7、“江苏之友”侨商专场活动。由省侨办负责、南京市侨办协助,以联络交流、合作发展为主题,组织300多名世界各地华人、华商及侨领代表,参加金洽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进行参观考察和经贸洽谈。
  8、邀请法国里尔地区高层经贸代表团赴南通参加9月下旬举办的“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并与南通进行经贸合作洽谈。
  9、邀请英国艾塞克斯郡组织企业代表团赴无锡参加“太湖国际经贸节”活动。
  10、在常州市举办日本石川县名优产品展示及经贸合作洽谈活动。
  四、组织领导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省外经贸厅、南京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省外办、省侨办、省台办、省贸促会、省工商联、省进出口商会、江苏东恒国际集团、12个省辖市政府
  (二)筹备小组
  组 长:张卫国 副省长
  副组长:周光明 省政府副秘书长
   张 雷 省外经贸厅厅长
   靳道强 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成 员:省政府办公厅、省外经贸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及各协办单位分管领导
  (三)筹备小组办公室
  主 任:赵 进 省外经贸厅副厅长
  副主任:牟小玉 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外经贸局局长
   高鹤云 省外经贸厅助理巡视员
  成 员:省外经贸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及各协办单位有关处 室负责人
  五、分工安排
  省政府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组织、协调、支持并检查督促承办单位各项工作的落实,统一协调洽谈会期间的对外宣传、客商邀请及重要宾客的来访接待等项工作。
  承办、协办单位工作分工如下:
  省外经贸厅主要负责“系列双向投资和贸易合作促进活动”的组织、协调;负责“江苏开发区建设20年成就展”中心展区的设计、布展等工作;指导各省辖市组织好各种类型的投资与贸易洽谈促进活动。加强同各有关单位的联系,牵头成立活动协调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掌握各方面筹备工作的进度,收集、汇总、上报各项筹备工作情况,并对重大事项进行协调。
  南京市政府主要负责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活动安排、客商邀请、对外宣传和组织新闻发布会,做好在南京市举办的展览、展示和洽谈活动,以及金秋经贸洽谈会期间的市容、交通、安全等综合保障工作。
  省外办、省侨办、省台办、省贸促会、省工商联、东恒国际服务贸易集团、省进出口商会主要负责邀请各国驻华领使馆官员、经贸机构代表及海外客商参加有关活动;组织省内企业参加有关活动;配合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各省辖市配合做好开发区20年建设成就展的参展、布展工作,并根据各市特点,组织好各自的投资与贸易洽谈活动